倪海厦仙师教我黄帝内经_(39)-玉机真藏论篇之一:常脉与病脉、内臢出血无止法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(39)-玉机真藏论篇之一:常脉与病脉、内臢出血无止法 (第13/14页)

    3.「善者不可得见,恶者可见。」正常的脾臓之脉是m0不到的,因为它存在在任何地方。例如你能其他四臓之脉的缓脉,这就是脾之脉,有胃气的脉就是脾脉,它在正常人的脉里不可见,只有生病的时候才看到。

    *此言脾灌四臓,四臓受脾气而各见其善,是脾之善在四臓而不自见其善耳。

    *「其来如水之流者,此谓太过,病在外。如鸟之喙者,此谓不及,病在中。」如水之流,灌溉太过也。如鸟之喙者,黔喙之属艮止gènzhǐ,谓行止适时。而不行也。

    4.「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。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,名曰重强。」光是这一句话,你们就可以知道,脾主四肢,主肌r0U,主少腹,这些都是脾臢在管。

    5.“重强”,这个字很有意思。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,脾在四臢中央,由此五臓才能相辅相成,互相牵制,和平相处。而当脾一虚的时候,四个臓就会一起压下来,好像水坝崩堤时一样--因为脾是土。这种好几重压力加在一起而压下来的情况,就叫重强,就会造成九窍不通。

    1

    *经曰:四支皆禀气於胃,而不得至经,必因於脾,乃得禀也。脾为Sh土主气,Sh行太过,故令人四支不举。经曰:五臓不合,则九窍不通。脾气不足,则五臓之气皆不和矣。夫胃为yAn土而气强,脾为Y土而气弱,脾弱而不得禀水谷之气,则胃气益强,故名曰重强。盖言脾气虚不能为胃行其津Ye者,胃强脾弱,臓腑之刚柔不和也。

    6.「揆度、奇恒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