倪海厦仙师教我黄帝内经_(40)-玉机真藏论篇之二:节气之逆行、五分法、五行相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(40)-玉机真藏论篇之二:节气之逆行、五分法、五行相克 (第1/5页)

    十九-3、节气之逆行

    原文:

    五藏受气於其所生,传之於其所胜,气舍於其所生,Si於其所不胜。病之且Si,必先传行,至其所不胜,病乃Si。此言气之逆行也,故Si。

    肝受气於心,传之於脾脏。气舍於肾,至肺而Si。

    心受气於脾,传之於肺。气舍於肝,至肾而Si。

    脾受气於肺,传之於肾。气舍於心,至肝而Si。

    肺受气於肾,传之於肝。气舍於脾,至心而Si。

    肾受气於肝,传诸於心。气舍於肺,至脾而Si。

    倪师注:

    五臓气之源於其所生之莅,五莅有病时,如未能治好,会传到所胜之蒆中,这是依YyAn五行之法而来推演的。生命之元气会居於其所生之蒆,会断绝於所无法传之蓆处。生病之人之所以会Si,其初必先传到其所不能胜之臓处,於是病乃致Si。也就是说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,这是顺行所生。如果气是逆行的状况,病人乃Si。

    肝气足乃生心气,再传到脾臢,这是正常;若肝气反居於肾,又逆传到肺中,病人必Si。

    心臓气旺乃生脾气,再传给肺,这是相生故吉,一旦心之气居於肝中不传,反逆行到肾臓,则病人亦Si。

    脾气足则传入肺,再进入肾臓,这是顺气;若气居於心不传脾,反逆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